擴大試辦高中免試入學
教文(評) 098-001號 January 6, 2009
教育文化組召集人 李建興
關鍵字: 免試入學 高中免試入學 基測
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宣布,今年將試辦高中免試入學,針對全國一0七所優質公私立高中,提供二七00個名額,以國中在校成績為門檻,全校排名前5%或前10%國中生,可免參加基測,直接以國中在校成績申請進入社區高中就讀。
這個方案還需經過討論與提供適當的配套措施,不過它可為國中畢業生提供另一個升學管道,而且可減緩部分國中生升學壓力,甚具創意,筆者亟力支持贊同,建議在今年初辦成效檢視後,正式宣佈擴大試辦三年,以打開國中昇高中這一關鍵的升學窄門與壓力。
然而這個方案亦有幾個技術性因素應予考慮:
1. 試辦三年:任何升學考試的重大變更,必須一年前宣布,試辦性質家長比較放心,試辦三年大家有
共識,實施起來較易落實。
2. 擴大辦理:
(1)首先應與明星高中溝通,早日比照全國公私立高中,加入免試入學的行列。
(2)其次,各高中提供的名額應逐年提升到該校當年招生總名額的50%,即一半免試入學,另一半由「基測」後入學。
(3)再次,各國中參加免試入學的名額,應以10%開始。
(4)最後高職與五專亦應加入免試入學的招生方式。
3. 國中畢業生基本學力測驗(簡稱基測)每年舉辦二次,在適當時間可減為辦理一次即可。
4. 各高中(包括明星高中)、高職或五專免試入學採計在校成績等規定,由各校自訂及實施,以維持
其固有之要求與特色。
5. 各校招生名額一律採內含,沒有外加的問題。
擴大高中職免試入學 不必然採計在校成績
教育廣播 更新日期:"2010/04/13 19:37"
教育部推動「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」,有家長誤以為要重視孩子每次在校段考、平時成績,在免試才有優勢。教育部強調,並不必然採計在校成績,某些地區採學區登記模式,完全不採計在校成績;在國中薦送及學生申請,只有極少數申請人數超過招生名額,才需採計在校表現(採計學期不超過3學期,如果超過3學期,採計次數不超過10次,並應選擇最好分數)
(2010/4/13 下午 07:37:43 徐詠絮)
看完上述兩則評論免試入學方案的文章後,蔡老師試問:「明星高中(甚至是所有公立高中)的申請人數會低於招生名額嗎?」若答案為否,則學生們努力經營每學期成績就是勢在必行!每次段考甚至是平時考可能都變成關鍵,真令人擔心,深怕有任何一次的失誤便與理想中的學校擦身而過!但從風險分攤的角度想,這不也是將基測的風險分攤到每次的段考及平時考了呢?平時考範圍較小且題目多數不會太難,而段考雖然範圍較大但是題目類型變化不大,只要平時扎實練習再搭配老師們特別整理的「段考題庫」、「經典難題解析」相信應可輕鬆過關。但是本方案目前仍有許多缺點待改進,方案實施的細節校方也不會完全公開,更何況今年臺北市北星計畫甚至只限收台北市國中,也就是台北縣國中的學生完全沒機會報名北市的北星計畫,故台北縣國中生今年能選的最好只到板橋高中!而教育部面對這許許多多頭痛的問題,要如何改進我們拭目以待!!!